現在的人們普遍更關心自己的身體,也因為咨詢的發達經常能夠接受到不少的醫療信息,遺憾的是,許多信息或是因為吸引眼球的需要或是知識的不足經常出現過于夸張或是似是而非的情況,最典型的例子是腫瘤相關的信息,某些信息來源信誓旦旦的宣稱某些東西致癌,除了提高他們自己的點擊量和增加群眾的恐慌外就沒有其他用處了。
因此,我們總結了13種被宣稱為致癌的物質,其中有些是李鬼,有些是李逵。
首先我們來看看哪些是被冤枉的“李鬼”
人工甜味劑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些糖類替代物會增加人類患癌風險。
雖然在大鼠中確實證明了過甜的確能夠誘發癌癥,但大鼠是大鼠,人是人,兩者對糖的反應根本不同,完全不能想當然的推測它在人類也能致癌。甚至連阿斯巴甜這種約比蔗糖甜200倍的甜味劑都被證實不致癌,其他的甜物更沒資格宣稱致癌了。
手機
手機靠近的時候會釋放微波爐一樣的能量,這種非電離輻射理論上不能夠達到致癌的程度,FDA就曾經聲明,手機輻射能夠致癌的證據非常有限,大量的科學研究證明手機輻射和健康問題沒有什么關系。因此,別過分擔心。
瓶裝水
有人說透明的塑料瓶含有雙酚A,這個物質要致癌,所以要少喝瓶裝水。這是不科學的,FDA認為一般塑料瓶添加的雙酚A不足以致癌,因此,無需擔心。但是要是你是悲觀的人,擔心工廠的質量監測,選擇玻璃瓶或者金屬瓶就好。
牙齒金屬填充物
不需要聯系牙醫更換你牙齒里面的金屬填充物,現在仍沒有研究表明這些修補材料(即使有部分汞)對人體有害,也不會誘發癌癥。
咖啡
咖啡是個好東西,它不僅不會造成癌癥,甚至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研究表明如果你每日飲用中量(大概每天四杯)會減少某些癌癥,如皮膚癌、肝癌和結腸癌的患病風險。
氟化物
水、食物、牙膏和漱口水中都可能含有氟化物。許多研究關注這些氟化物和癌癥的關系,但是絕大多數認為他們之間沒有太多的聯系。
如果你擔心飲用水的含氟量超標,請到當地環境部門詢問,如果確實情況不佳可以選擇瓶裝礦泉水,一般它比常用的自來水含氟低多了。
輸電裝置
任何產電、送電和用電的物質都能發出極低頻率的輻射,這種輻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能致癌。不過,為了保證人身安全(和癌癥無關的人身安全),和輸電裝置之間至少要保持1臂的距離哦。
最近幾年發生過很多次居民抵制變電站等等事件,主要的理由也是認為變電站各種電線高壓電會致癌。雖然說現在沒任何證據證明它會致癌,但是實在是很焦慮不放心的話,可以買個高斯計去自己懷疑會致癌的輸電裝置附近測試一下……
下面6個就真是能致癌的“李逵”了
CT、X光線等電離輻射檢查
即使是低劑量的x線也會提升患癌率,不過也別太擔心,提升率很小。
總體而言,照射劑量越大,風險越大,而且沒有絕對安全的低劑量,所以我國《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規定,公眾的年有效劑量限值為1毫西弗(mSv)(拍一張X光片吸收的射線量約為0.04毫希伏,做1次CT吸收的射線量大于1毫希伏,做1次核醫學檢查里的PETCT,吸收的輻射量比CT還高)。
也就是說這些檢查使用量過大絕對會增加患癌的風險,需要在臨床實踐中注意。而那些非常擔心自己身體狀況的人也要注意,不要覺得多做檢查更保險,放射性影像學檢查其實是有個安全上限的。
紅肉和加工肉
不管是加工過的肉類還是未煮熟的牛羊肉之類的紅肉,你都應該少吃,因為每天一根香腸就能增加你患結腸癌的風險了。
午餐肉、香腸、臘肉等都含有亞硝酸鹽,這個東西可是強致癌物。煙熏肉和油炸等都能使肉類中產生多環芳烴,其中相當部分具有強致癌性。因此,上述這些肉類都對我們的健康極為不利,需要引起重視。
性愛
不開玩笑,這是真的。
實際上是因為最常見的性傳播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這種病毒感和宮頸癌與其他癌癥相關(詳見點哥之前的文章《答讀者問!室友感染高危型HPV,有必要恐慌嗎?》)。
不過也不必恐慌,一方面大多數HPV感染會自愈,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的感染都會導致癌癥。為了保護自己,你可能需要HPV疫苗的保護、使用安全措施、潔身自愛、注意日常用具清潔等。
除臭劑和止汗劑
目前這種產品和乳腺癌之間的聯系的相關研究還不夠多,不過理論上來說,其成分多有誘使腫瘤細胞生長的功能。
顧名思義,除臭劑是用來除掉臭味,止汗劑用來防止出汗的,許多這類物質會含一些雌激素類似物,從而可能誘使腫瘤細胞生長。這些物質包括羥苯芐酯、尼泊金丁酯、對羥基苯甲酸甲酯、丙對苯,大家購買的時候可以看看說明書上的成分表。
家用裝修產品
殺蟲劑、涂料、漆等都能釋放一些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這些氣體被證實確實和癌癥相關。
為了保護自己,盡量選擇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能夠自然降解的家居產品。要小心下列這些標志的物質:危險或有毒、腐蝕性、強烈刺激性、高度易燃、強烈的增敏劑等。
空氣污染
這個冬天我國的霧霾經常刷屏。遺憾的是,霧霾之類的空氣污染確實對人類的生存極為不利。每年全球范圍因空氣污染而患肺癌的人超過22萬(絕大多數在亞洲)。也有證據表明臟空氣和膀胱癌相關。為了減少患病風險,污染嚴重的時候盡量宅家里吧。